记者手记|日本铁壶匠人的进广博愿望
“到上海去”,是怀揣进广博愿望的日本铁壶匠人荒井干雄近年来每年的期盼。作为我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常客荒井工房的社长,荒井本年又一次去上海参与进博会,向我国顾客推介纯手工制造的日本山形铁壶。
从东京动身乘坐新干线抵达一个小站,下车后朝着东面的藏王山再步行约15分钟,就来到了荒井工房。
“我和我的祖父、爸爸妈妈都出生在这儿。”在作业室里,荒井拿起展现柜上的铁壶,一边抚摸着上面的纹路一边和记者说:“父亲本来便是铸铁工艺师,1972年兴办荒井工房时我只要10岁,就开端跟着爸爸妈妈学艺,做一些量力而行的事。”29岁那年,荒井正式承继家业掌握荒井工房。
茶文化从我国传入日本后,喝茶之风在日本盛行。得益于茶文化的开展,江户年代是日本山形铁壶开展的重要时期。荒井向记者“科普”:山形铁壶前史悠远持久,主要由匠人手工制造,大多销往京都,考究工艺和质量,走高端道路。
说起自己的手工,荒井难掩骄傲。山形铁壶选用薄胎工艺,壶壁很薄,使本来厚重的铁壶变得轻盈、精美。一把纯手工制造的山形铁壶,要经过规划、制造铸模、按压斑纹、拼装铸模、注铸铁浆、成型、脱砂、釜烧、上色、组合提梁等60多道工序,花费约1个月才干完结,更杂乱的砂铁壶和铸铁包银铁壶等耗时就更久。
山形铁壶怎么结缘我国市场?荒井介绍,2011年“3·11”大地震后,荒井工房堕入罢工状况。刚好在那时上海的百货商店发来约请,期望荒井工房前去参与展卖活动。就此,荒井与我国结缘,跟着“朋友圈”逐步扩展,销路也不断拓宽。
2018年,荒井工房参与了首届进博会。荒井说,从第一届进博会开端,荒井工房每一次参展进博会总是收成良多。不只著作取得认可,进博会还提升了荒井工房的品牌影响力,产品销量也不断添加。
“去我国参与进博会,首要当然是为了出售和取得更加多代理店,一起也是为了技能传承……假如卖不出去,就无法持续制造;若无法持续制造,传统工艺和技能的传承也就无从谈起。这是日本匠人的遍及烦恼。”荒井和记者说,这些原因驱动荒井工房每年参展。“我国市场对荒井工房很重要。”
荒井工房的铁壶经过进博会进入茶文化的故土我国,遭到我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喜欢。不少爱好者乃至特地从我国到荒井工房来体会。现在荒井工房会不定期举行我国茶品鉴会,促进中日茶文化沟通。
采访最终,荒井对记者说,进博会让荒井工房结交新客商、新朋友。我国市场十分有魅力,也是锻炼技能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