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最后的防线—柏林防空塔号称从未被攻陷的堡垒

时间: 2024-12-31 02:23:31 |   作者: 米乐m6易游下载

  • 方案介绍

  

二战德国最后的防线—柏林防空塔号称从未被攻陷的堡垒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诗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相信提起战争,很多人都会想到人类历史上顶级规模的一场战役,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并不是最先挑起战争的“导火索”,但作为轴心国,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令人望而生畏。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德国二战时期修筑的防空塔,这可以可以称为德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建筑之一,在二战德国的防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别说是双方交战的正常攻击了,就算是把防空塔摆在人们面前任由其轰炸,都不曾将其炸毁,可见德国的工业制造实力在当时就已经领先于世界了。

  说到这里相信我们大家也很好奇,德国二战时期的防空塔究竟是谁的杰作,是谁发明出来并带领大家修建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的著名将领古德里安发明了一种比较适应德国军备情况的战斗模式,就是闪电战。

  闪电战顾名思义就是快如闪电,在对方毫无防备之际进行偷袭,而闪电战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空中装备的行动权,这恰恰也是德国军队比较擅长的。

  德国首先将这种模式运用在了和波兰的战役中,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进攻,波兰很快便招架不住,于是德国便迎来了闪电战的第一场胜利。

  此后,这种战役模式也被德国军队大范围的应用,接连在数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就连英法联军都不在话下。

  德国耗时短短二十几天就攻打下了法国,无奈之下,英法联军只好退回到英国领土上,德国军队顺势趁热打铁,对英国进行了全方位的轰炸。

  由于闪电战取了了阶段性的胜利,似乎攻下英国也是迟早的事,希特勒便有些得意忘形,他甚至还公开表示,柏林绝不会受到炮火的攻击和轰炸,句里句外无不透露着得意和对德国军事准备的自信。

  此举也成功激怒了英国军队,他们决定还是要给德国一点颜色瞧瞧,即便本国的军事装备也不足,但还是拿出了最后的武器——数架轰炸机,对德国柏林进行了轮番偷袭轰炸。

  英国的这一举动虽然没有对柏林造成什么实质的影响,也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只是这无异于在打希特勒的脸。

  希特勒又怎是能善罢甘休的人呢,为了能够更好地报复英国的这次“羞辱”,希特勒准备亲自设计图纸,来建设防空塔,这也就是后期在二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G型防空塔出现的缘由。

  G型防空塔是由四架独立的防空炮组成的,这四架炮无论是从大小还是威力上看,都是当时德国最强的炮塔。防空炮不仅威力大,而且射程还很远,这也对防空塔的防御功能起到了很好地作用。

  在敌军还未到达防空塔附近时,防空炮就可以集中火力进行防御攻击,这一装备相当于破解了敌军的坦克“密码”,即便是坦克这样坚硬的装备,也很难靠近G型防空塔。

  不仅如此,德国防空塔建设最为精妙的地方在于,它们组成了一种三角稳定结构。因为德国在二战期间首先在柏林建设了三座防空塔,这三座防空塔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结构。

  而且这三座防空塔中,还包围保护着一座雷达塔。我们都知道雷达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想要扰乱对方的阵脚和作战计划,不让自己的计划暴露在敌方眼皮之下,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毁敌方雷达塔。

  而德国柏林的三座G型防空塔的好处在于,它们将雷达塔包围保护了起来,在面对敌军进攻时,雷达塔还能收缩回去,被防空塔保护得很好,完全不可能会受到敌方的攻击。

  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进入了尾声,在战争中后期,德国所面临的作战压力也慢慢变得大。

  德国不仅要面对英美法三国联军攻击,也要提防着苏联军队的偷袭,战况一度到了“白热化”阶段。

  起初在面对美军的时候,德国依然想使用闪电战的模式,毕竟这种作战模式在以往的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只是在和美军作战的途中惨遭“滑铁卢”。

  英法联军的空中军事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军,美军作为空战的“老大哥”,第一时间抢占了绝对的空战话语权,德军在同美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无法再进行闪电战。

  闪电战失去优势,于是作战和防御的重心便又落到了防空塔上。不过德国二战期间的防空塔确实是威力无比且设计十分精巧的军事建筑。

  德国不仅有G型防空塔,还有L型和动物园防空塔,不同防空塔的优势和侧重各有不同。

  分开来说,各种防空塔在相关侧重中都是领头羊的存在,而组合在一起,又能很好地互补,大幅度的提升综合能力。

  就拿柏林最为著名的防空塔——动物园防空塔来说吧,由于这座防空塔从未被炸毁过,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是永不倒下的超级堡垒,这样的美称绝对不过分,只要了解过动物园防空塔的精密结构后,人人都会不禁感叹,德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实在是超前。

  防空塔这一建筑最早是由希特勒提出的,而作为倍受其重用的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塔姆斯也受命担任动物园防空塔的设计。在设计中他还结合了希特勒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才最终定稿。

  动物园防空塔建设在柏林的城区中心,作为最重要的防空塔,动物园防空塔负责保护的是德国的重要军事部门,免受战争的轰炸和灾害。

  为了达到超级堡垒坚不可摧的状态,建筑师塔姆斯在动物园防空塔的重量上很是下功夫,仅这一个防空塔就重达十几万吨,而防空塔的高度也是很高的,虽然只有七层,但相当于有十三层楼房那么高。

  不仅如此,动物园防空塔的墙壁也是出奇的厚,多达3.5米,这是任何飞机和坦克都无法攻破的厚度。

  作为战争的最后“赌注”,动物园防空塔倍受重视,因为建设起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运输总是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还专门修改了列车时刻表,为的就能顺应动物园防空塔的修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在多方努力下,动物园防空塔终于修建完成,而此刻的德国也面临着苏军的强势进攻。在二战进入尾声后,德国的大势已去,苏军很快便攻入了柏林。

  动物园防空塔成了最后德军死守的阵地,面对强势来袭的苏军,德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成百上千的坦克、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士兵,数不胜数的炸弹和武器,打得德军难以招架,只是有动物园防空塔的存在,即便苏军再怎么进攻,也始终攻占不下来。

  动物园防空塔成为了真正的超级堡垒,在如此强大的军事进攻和炮火的夹击下,动物园防空塔也依然屹立在柏林的领土上。

  面对敌方的几百万名士兵,德国守在动物园防空塔的不过只有10000人,这其中还包括一些伤残病号和战斗能力比较低下的老人,在动物园防空塔的保护下,德国以一敌多到战斗一直在持续着,苏军长期处在久攻不下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德苏双方的损失也慢慢变得惨重,于是交战双方决定达成协议,德国也知晓大势已去,即便再打下去也是苟延残喘,于是便同意了投降。

  就这样,在战争的最后,德国虽然战败了,但动物园防空塔却并没有“战败”,在多次猛烈的进攻下,它依然顽强地屹立在那里。

  德国战败后,英军和美军也很快来到了德国的领土,在知晓苏联军队一直没能炸毁动物园防空塔,并且有炸毁的计划后,英国为了“复仇”,率先决定对德国动物园防空塔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轰炸。

  不仅如此,英国方还请了很多媒体,来共同见证这一幕。曾经让许多国家头疼不孕的动物园防空塔在这一瞬间将被夷为平地。

  此事一出立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媒体纷纷赶来,准备共同见证这一幕。英国在动物园防空塔上绑了数百颗炸弹,然而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一声巨响后,动物园防空塔不仅没有被夷为平地,反而还原封不动地屹立在那里,甚至都没什么开裂的情况,只是有些破损。

  不甘心的英国于是准备进行第二次轰炸,这一次他们在动物园防空塔上挖了数百个小洞,将这些小洞中都放入大威力炸弹。

  这一次的轰炸要比第一次的轰炸规模还要大得多,然而在经过了第二次轰炸后,动物园防空塔依然没有被炸毁成碎片,仅只是从中间被一分两半了。

  而英国也放弃了对动物园防空塔的轰炸,这个建筑最后被填埋了起来,现如今依然在柏林的市区可以见到。

  不仅是动物园防空塔,德国二战期间修建的其他防空塔,例如G型和L型防空塔,很多都没有被炸毁,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经过数百年的风吹日晒,这些防空塔也丝毫没有损坏,现在已经成了德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多来德国旅游的人都会慕名来参观欣赏一下这些宏伟的建筑。

  从这些建筑中,我们也显而易见,工业制造的能力在军事战斗中有多么的重要。在二战期间,其他几个国家的最高军事武器无非是飞机、大炮还有坦克,而德国已经有了可以破解这些武器攻击的防空塔。

  这些防空塔不仅有军事作战的功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在防空塔内还设置有难民灾民避难的场所、补给站甚至是小型的医院,可见德国的工业发展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十分超前了。

  这同样也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学习那些强大的工业国家的工业技术,提高本国的工业能力。不过强大的能力也并不是发起战争的理由,工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免受灾难,对于战争我们仍旧是要明确其危害性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查看更多